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ask.bdfyy999.com/老师,为什么我现在感觉你们讲课这么快啊,我都有点跟不上了,有的地方还听不懂,是不是我学习方法有问题?感觉现在学的好累。这是昨天我的一个学生在办公室和我聊天的时候向我诉的苦,感觉现在学习压力很大,都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在高中是比较常见的。以前也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向我反映过这种情况,说老师课堂上讲的比较快,自己的孩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学习非常被动,孩子也非常着急。高中阶段孩子有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高中老师为什么讲的快?1、课时量少高中各个学科就完成任务来讲,所给的课时数是偏少的。比如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一周只给两课时,数学学科,英语学科课,语文学科,课时数在5课时,物理、化学、生物每周也是两课时。三年时间看似漫长,其实相对高考这么重要的目标来说,这个时间是不够的,这样的课时数是很紧张的。一般按照正常情况,在高二结束的时候就必须讲完所有新课,开始进行一轮复习。但是,各个地方为了提高高三复习的频率和次数,往往在高二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要求把所有新课全部结束。这样新课基本压缩在这高中三年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一年半要结束新课。我听说山东有的地方在高一学年就完成了全部新课内容,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初中有四年,初四开始就进行高一的内容了。2、内容量大高中各个学科模块数都是比较多的,以思想政治学科为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新高一教材内容变化比较大,以前老高考学习的内容是四个必修模块,仅此而已。所以相对以前现在内容量明显增大了。历史学科来看,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历史以前的选修高考占的分值比较少,基本不怎么学,花的时间也很少,但是现在的选修基本得当必修来上。3、考试太多高中阶段考试频率非常高。基本上半个学期一大考,一个月一小考。而且各个学科每周都有周练。而这些考试有时候都要占用我们的课时,这样无形之中又减少了我们课时数。对已经非常紧张的授课内容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据我们上个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我大体统计了一下,大大小小的考试总共有11次,基本上不知不觉就考一次。总结:高中学段老师讲课讲得快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讲得慢了完不成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任务直接影响高考。所以,作为高中学生要适应这种快节奏,习惯了慢慢吞吞的初中模式,细嚼慢咽也许更利于消化,但是特殊时期,适当提高咀嚼的速度也是必要的。二、学生为什么跟不上?1、听课习惯不好初高中的听课情况是不一样的。很多同学在初中形成的听课习惯,带到了高中之后就不实用了。这也是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听不懂高中的课,跟不上高中的节奏的主要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初中的时候,学生根本不需要预习新课,老师上课直接进行新授课,课堂上也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预习,每节课有比较多的剩余时间。但是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内容量大,完成的任务重,老师一般会把预习工作布置在课前。如果有些学生不能够在课前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老师讲的节奏是很快的,有的学生跟不上是非常正常的。2、思维能力欠缺初中内容的思维含量是比较小的,到了高中会发生度的大转变。难度突然增大,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提高。所以在高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比如数学课,很多学生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这个在初中阶段是不可想象的。函数和几何是高中数学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同学往往就栽在这里。抽象思维能力练不出来就会出问题。有一个学生找到数学老师,非常坚定地质疑数学老师:线面怎么可以相交呢,根本不可能啊。然后他还用手掌和手指比划了一下,结论就是线无法穿过面。让办公室很多老师啼笑皆非。3、平时作业太多高中各科作业量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同学经常写到半夜也未必能写完作业。印象中小学生作业好多,网上曝出不少段子,其实在高中生面前,那些都是小儿科。在高中阶段会发现很多学生整天疲于应付作业,根本留不出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更谈不上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一边是老师不断进行新课,另一边是作业不断紧逼,同时也没有时间消化吸收,所以学生跟不上老师节奏,感觉老师讲的快。4、课程难度偏大高中课程难度比较大,没有亲身经历往往很难有体会。这个难度不光指的是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是所有的学科。思想政治学科在初中开卷考试,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很多学生会感觉比数学还难。因为听得懂不得分,听不懂更不得分,这就是高中思政的特点。死记硬背是很多人对政史地的老印象,而且根深蒂固。有些家长朋友无论如何都不理解孩子数学不好能接受,物理不好能接受,但是政治学科居然不及格,这无法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这就是事实。高中政治学科,包括历史学科,思维含量也非常大,需要运用理论知识真正解决现实问题,这个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三、老师讲的快,跟不上,这该怎么办?1、课前要认真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两军对垒,匆忙上阵的一方必输无疑。课前预习其实就是准备的过程,准备的越充分,应对的效果肯定越好。有的学生也听话,老师让预习于是就把课本从头看到尾,这种走马观花似的预习不是我强调的预习,至少你也要动动手拿笔画画基本概念,基本意义吧?袖手听课已经不可饶恕,再袖手预习这习惯再不改早晚吃不了兜着走。预习首先要画一下本章节的重要字词、语句,明确本章节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自己可以列个提纲,列不出来说明没有预习好。其次,要把课后的习题做一下,不要求都会做,主要是长长见识,了解针对本章节内容会如何考查。这样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就知道你需要听老师讲什么,而不是老师讲什么你听什么。2、课堂要集中精力每个人的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不会太久,每节课的前25分钟最关键,所以同学们要保证在课堂的前半个小时高度集中精力,不走神。其实,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掩饰不了的,目不转睛不代表听课认真,也有可能灵魂出窍。我常说的一句话:人在教室身在外,灵魂充满全世界。老师讲的东西如何才能入脑、入心?那就是必须在灵魂的契合点上。老师的频道和学生的频道一致,学生接受效果才会好,否则就是老师自弹自唱。3、课后及时问问题课后问问题不是说一下课就把老师团团围住,老师也得喝口水,再说下节课还要讲课。课后问问题是说一定要问真正需要的问题。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我刚讲完的知识,一下课就有问我的,这简直是对老师的亵渎,听得不认真的有,一看问的问题就知道上课走神了。有的问题是自己回去琢磨一会可以自行解决的,这样的问题不要问,有些问题是似是而非的,介于懂和不懂之间,这种问题可以自己再思考一番,然后整理好再去问老师。一定记住,没有准备好的问题不要问老师。4、训练要有针对性在各科作业量都很大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做题的效率必须要有针对性。比如说,同一个问题,同一种题型可以做一到两个,不要做得太多。其实,很多高中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是存在重复工作的。有些已经搞得很清楚的知识其实没有必要再去做无用功,毕竟,高中时间最宝贵。不典型的题不做,烂题、怪题、偏题不做,没有思维含量的题不做。5、勤能补拙得靠拼有时候跟不上也得跟,你跟不上别人也会跟不上。某种程度上竞赛最终拼的是意志力,是那股精气神。所以,拼是必须的,拼他个天昏地暗,拼他个鬼哭狼嚎。我相信勤能补拙,我也相信天道酬勤。那些努力的孩子都值得肯定,哪怕不懂得如何努力的更有效果。结束语:高中就是新时代,同学们不仅要努力适应新时代,更要敢于引领新时代,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新时代的浪花上跳舞,在新时代的汹涌波涛中扬帆起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mjxgtyzz/1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