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地理规范答题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规范答题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描述
角度二 提出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答题模板
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答题模板
(·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下图),海拔~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兰州)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解析:(1)读图可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这里山地多,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水土不易保持;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且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经济活动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工矿建设破坏地表结构等。(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主要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面改进。针对过度开垦——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技术,建设农林牧渔结合的大农业;针对过度樵采——改善农村能源供应,发展省柴灶、建设沼气池、营造薪炭林等;退耕还林、还草,积极营建水土保持林;针对不合理的采矿——工矿、交通和城市建设中,有计划地堆放表土;实施护坡工程;针对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等。
答案:(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原因:地势起伏大,坡陡;降水集中,多暴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活动破坏了植被,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破坏了地表结构等。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保护环境,开展矿区复垦工作;禁止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退耕还草、还林等。
来源:地理雷,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