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居民9200余户辽宁本溪这个区多渠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新明街道办事处程家社区修建的社区党建长廊成了居民日常休闲好去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胜利村不断壮大以野生榛子为主体的特色产业。

核心提示

投入1.54亿元,先后实施住宅楼改造栋、4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余户,组建业主委员会76个,打造自助化物业管理小区23个,维修改造道路1.9万平方米,新建停车泊位个……

本溪市明山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等各方面,听民声、尊民意,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对17个文明城区的测评中,明山区排位第四。

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宜居乡村惠及于民

“小区现在有了新面貌,住在这里别提多舒心了。”12月15日,本溪市明山区明山街道民建小区居民王丽华在讲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时,语气中仍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作为在当地生活了40年的老住户,王丽华亲历了小区的变化,“这也就是近几年才有的光景,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不说,治安状况也令人担忧。现在,不但小区环境变了样,生活更加舒心,而且治安环境也是绝对让人安心放心。”王丽华说。

事实上,在明山区发生巨大变化的老旧小区不仅仅只有这里。明山区共有老旧小区个,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私搭乱建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导致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较差,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和痛点。

年年初,明山区开始了大范围的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工程,改造项目涉及明山街道办事处、北地街道办事处、高峪街道办事处的13个老旧小区,85栋住宅楼,受益居民户。

明山区城乡建设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霍春雨告诉记者,明山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包括楼本体改造,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燃气管网改造。分为三个项目组织实施,总投资.97万元。其中,楼本体分为两个项目组织实施,总投资.1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84万元;第三批燃气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万元。

年8月,楼本体两个项目共计5个标段陆续进场施工,施工总中标金额.5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价的30%,正在进行楼内大白铲除、粉饰;屋面防水铲除、铺设、感应灯布线、安装及调试工作

明山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总投资.97万元,预计于年年底完工。作为政府支持重要工程,这项改造真正做到了服务于民,惠及民生,让小区更美丽,让生活更便利。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关于小区如何改、怎么改,明山区相关部门并没有落入“一言堂”窠臼,而是广泛听取百姓的意愿。

“小区原来的台阶和道路坡度不太合理,老人出行难度大,改造的时候能不能考虑给调整一下?”“我们小区的健身器材太少了,能不能给增加一些呀?”……明山区秉持全程公开的原则,与小区居民共同决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及时调整改造方案,实现了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最大限度满足小区居民诉求。

另外,明山区还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所需资金列入该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目前已安装视频点位个,更换单元门并安装门禁个,有序推进了“智安小区”的建设。

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进行的,是明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明山区围绕“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目前,共建设美丽示范村和美丽宜居村7个,其中美丽示范村3个。

如今,明山区美丽示范村和美丽宜居村的村容村貌已然焕然一新,各村积极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比如韩家村以“文化体验游”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土特饮食、特色种植和文化创意方面的优势,打造出特色精品项目。

胜利村以特色资源——野生榛子为依托,开发农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打造出以榛子为主体的特色产业。

塔峪村修建护岸河堤,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发展庭院绿化株苹果树和杏梅,平均每户栽植10棵以上,极大提升了景观形象。

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示范村建设,已经成为明山区最耀眼的名片,居住其间的居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上的惬意和舒适。

网格化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感

随着一栋栋旧楼粉饰一新,如何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成为摆在明山区决策者案头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明山区给出的应对方案是对小区实施网格化管理。

“百姓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明山区高峪街道明峪社区的网格员范丽华说。她今年65岁,自从成为网格员,范丽华不仅早起处理过居民投诉,也曾深夜在小区、楼道间消杀防疫,还曾为不方便的居民代办各类琐碎小事,“居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范丽华这样描述网格员的工作性质。

近年来,明山区不断强化网格化建设,为百姓织就安心“网”,撑起幸福“天”。所谓网格化社会治理,其实就是我国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独特手段。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在维护社会稳定、文明城市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明山区下辖的7个街道、26个行政村、55个社区全部实行了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楼长+单元长”、农村“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村干部(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分级管理机制,共计个网格,并将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学校、医疗机构、商业网点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通过整合实现基层党建、综合治理、疫情防控、法治建设、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网格“多网合一”,初步形成“小网格,大服务”的格局,并将老党员、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让群众身边事在网格中得到解决,填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真空”和“盲区”,有效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同时,区民意诉求中心开通社区直报功能,畅通诉求渠道,民意诉求直达中心,并以《明山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管理办法》为引领,以“未诉先办”“接诉即办”为原则,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与融合工作,不断提升群众诉求件办结率、满意率、有效回访率,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紧盯群众所需办实民生事

网格化管理拉近了市民与政府的距离,一些关乎民生的工作随之行动起来。

明山区北地街道北光路的市民王琳至今忘不了每天下班回家找停车位的苦恼:“我家朝向大马路,楼下根本没有停车的位置。”

为了找到停车位,王琳不得不绕着小区来回寻找,有一次甚至绕了十多圈,花费半个小时。为了解决停车难题,王琳最终花高昂价格租用了一个车库,“我非常不甘心,一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解决”。

针对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mjxgtyzz/10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