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升初有效衔接,中科先进院实验学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包力通讯员刘燕仪唐娅秋/文廖熙彤/图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也是学业的分岔口,小升初衔接越顺利,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进步会越大。为了能够让本届六年级毕业生走好这关键的一步,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4月21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召开了小初衔接系列活动之六、七年级老师座谈会。会议由教学处主任高惠峰主持。校长江涛、副校长陈雄辉、张倩副主任、赵秀秀副主任以及六七年级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江涛对各位老师开学以来的教学和育人工作表示肯定,分享了自己观察六、七年级课堂以及去年参加小升初毕业典礼的感受,鼓励七年级优秀教师进入六年级课堂,帮助孩子们做好过渡。了解六年级的孩子,摸清生活、学习习惯;了解初中的师资力量和拼搏氛围,增强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信心;了解孩子和家长的迫切需求,用心浸润,帮助孩子进行“预演”;了解政策,不留遗憾,为家长分忧。江涛表示,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中考成绩优异,小升初是学生的“第二次断奶期”,也是学校全链条人才培养的关键衔接环节,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传递好小升初这关键的第一棒。

随后七年级教师代表进行经验分享。英语教师代表渠若珂老师分享了小升初衔接4个重要英语学习关键,分别是学习自然拼读法,学会查阅英语词典,规范英语书写以及培养写作能力。

七年级年级长、语文教师代表王凌老师从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这个阶段的孩子要立规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专注听课,听清课堂指令的习惯;整理书包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做学习计划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文明交友的习惯。在语文学习方面,要夯实基础,保障识字量;加强书写,做到工整;诵读经典诗词;勤记笔记;整理归纳文学常识;加强课外阅读,养成摘抄经典名句名段名篇的习惯。

七年级数学教师代表于翔老师认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本质区别在于,从“数”到“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更考验学生对抽象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学生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更喜欢口算、心算,却不喜欢笔算,这种方式会导致因为粗心丢分;此外,有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会直接给出答案或者是省略关键步骤,而初中阅卷是有步骤分的。因此,在小升初阶段,可在这些方面给与学生帮助。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许仙玉老师指出,道法课要专时专用,课上课下要创设机会增强学生的对德与法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科认同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适度的考察,如及时做笔记、适量的书面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

七年级地理教师刘燕仪老师和生物教师倪盟老师都提到,科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科学阅读,如观看科学记录片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博物馆、公园打卡等;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等。

六年级老师就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与七年级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陈雄辉在总结时表示,中科的老师们都很拼,很有冲劲儿、干劲儿。我们要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学优势,六、七年级教师集体备课,将初中阶段的知识教学和行为习惯要求尽早在六年级预演,竭尽全力做好小升初衔接。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gtyynxzz/1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