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择校攻略

现在的新传考研真的是越来越卷了!

年刚刚开年,很多童鞋就开始已经为了考研择校在烦恼了。其实这个时间控制的挺好的,过年之前纠结完院校,在年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复习了。

在择校帖的内容上,我和其他的机构有所区别,从网上搜罗来的一些二手信息比较少,更多的是基于我自己2年多来在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学习的亲身经历得出,可能会主观一些,但我认为这些真实的感受对大家的帮助会更大。

一、择校从自我认识开始

很多人说,在考研的择校上,要么是选学校,要么就是选专业。这话虽不错,但如何去衡量自己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呢?

这就一定要与自己的个人能力、现实情况相和未来规划结合。

所以学长的观点是,在看一切择校帖前,先静下心来认识一下自己,带着对自己的认知去选择自己未来的学校和专业。

学长给大家列几个可供考虑的维度

1.个人能力

我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整合能力、背诵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如何?

我现下的水平不够是源于没有系统学习造成还是自身能力不够?

我的英语水平如何?我愿意为达成目标付出多大的努力?

2.现实状况

父母对我考研的学校专业有何建议?

学校是否支持考研?

我的大学出身如何?

我的大学成绩如何?

我有没有拿过相应的奖项与奖学金?

.未来规划方面

我研究生想去哪个城市?

我未来想选择的职业是什么?

我所向往的职业在哪种类型的城市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在这个城市有没有竞争力?

二、择校模型

根据对自我的认知,从“领域-院校-专业”的模型出发进行择校。

择校要与自身的条件与规划相匹配

1.选领域。

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定一个大致的领域。领域是指考研的大方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翻译、教育等等。

比如你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就考心理学的大类,想考公那么马克思哲学很适合你,想在新闻广告新媒体领域发展,那么传媒大类很适合你,具体的院校专业可以后置,但是领域的大方向一定要把握住。

2.选院校。

选定了领域之后,再去搜索在这一领域当中比较突出的院校,选择三四个备选项。

在广告传播领域比较突出的院校有中传、厦大、武大、暨大、上师大等等,随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缩小选择。

.定专业。

选定了院校后,再去具体地选择专业方向,也可以根据专业的特性再次调整院校。

一方面,可以根据了解院校的专业实力、复试情况、报录比例,从而调整自己对院校的选择。另一方面,可以对选择传播学、新闻学还是新闻与传播专硕做一个初步选择。

由于学长缺乏对其他领域的深刻了解,无法帮助大家去理性地选择,所以需要大家自行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谨慎的选择。不过,在学校和专业两方面,学长可以谈一些在上师大考研和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基本情况与切身感受,供大家参考。

三、上海师范大学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影视传媒学院的研究生全部在上师大徐汇校区入读。徐汇区是上海的市区,非常繁华,具体地址位于上海市桂林路号,紧靠桂林公园地铁站。

出行十分方便,无论是前往广告行业的聚集地——黄埔新天地、静安嘉里,还是去到互联网公司聚集地——徐汇漕河泾、长宁普陀都十分方便,特别是漕河泾工业园(字节跳动、网易、腾讯、各大游戏公司聚集地),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到了,简直就是爱实习同学们的福音。

徐汇校区地处上海市中心

2.校园环境

上师大徐汇校区分东西两个校区,风景宜人,很多电视剧会来此拍摄,但是占地不大,毕竟是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

习惯了晚饭后逛校园的同学们可以在晚饭后去边上的康健园和桂林公园散步!随便上两张图,大家感受一下hh

秋日东部校区的文苑楼简直绝绝子西部的一教也不遑多让

在宿舍的安排上,既有非常nic的东部网红宿舍、有空调、每个楼层有水房足不出户即可洗澡、没有门禁深夜蹦迪完还可以回学校住,但也有较为拥挤的西部7人间(实住5人)且西部部分宿舍没有空调,基本都要去大澡堂洗澡,因为,即便有独卫的宿舍也没有热水啊(我说的就是我)。

然而,怎么分宿舍这是一门玄学,只能说,最差的7人间只有可能是男生入住,女生的住宿环境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东部宿舍外观

.学校titl

大家都知道,上海有4所,5所,上师大和上理工是上海市直属的两所重点大学。所以说,上师大的排名应该排在上海的前十二位。

从整个新传学科来讲,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依然不占优势。

但为什么每年依然有那么多人考上师大的新传呢?因为整个新闻传播的范围很大,在其中会有很多细分的领域,上师大在广告这一专业中十分强势,全国排名稳居前十,最高排进过第三名,可以说是广告学子心目中的一大圣地。我自己就是从的郑大广告系慕名而来,考研上师大的传播学学硕的!

4.学制与学费

新闻学、传播学学硕学费:元/年

新闻与传播专硕学费:元/年

官方学费公示

5.奖助学金

研究生补贴:每月元,每年发放十个月,共0元/年;

入学一次性奖励:院校元,院校0元;

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元/年;

上海市发展奖学金:元/年;

学业奖学金:硕士生三等元/年

学业奖学金比例

四、上海师范大学新传专业基本情况

上师大的影视传媒学院分为影视大类和传媒大类。其中传媒大类又分为传播学学硕、新闻学学硕和新闻与传播专硕三个专业。这里重点介绍下传播学学硕和新闻与传播专硕,因为二者都偏向广告。

1.官方说法

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点于6年设立,7年正式招生。传播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传播研究、创意与视觉传播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会展与城市形象研究。

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系郑欢教授,金定海教授担纲广告传播研究;特色研究方向为创意与视觉传播研究,由郑欢教授、周志洁、周韧副教授、王昭副教授、戴菲副教授构成研究团队;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由张华副教授、陈吉副教授、陈晞副教授共同担纲;聂艳梅教授、刘彦宏副教授为广告传播研究,张腾辉副教授为会展与城市形象研究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于年设立,年正式招生。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广告创意、广告传播战略、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和广播电视与融媒体。

金定海教授领衔数字媒体广告创意,主要研究广告创意传播、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等,领域包括以平面、视频、音像、出版、网络与移动媒体等形态的数字内容表现及内在创意机制。郑欢教授领衔广告传播战略,主要研究多种形式的组织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领域包括公共信息传达及运作管理、公众沟通、公共“心理战、观念战、信息战”、社交媒体信息散布监控、组织战略公共影响等传播活动。钱晓文教授领衔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着眼于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的关系,在对出版传媒融合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出版传媒融合现状与问题进行研讨,利用出版传媒融合个案分析,探索全媒体出版的应用,并对出版传媒融合文化研究等。孙宝国教授领衔广播电视与融媒体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9月考研初试预报名时,就需要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你选择传播学学硕,就需要在预报名时在广告传播研究、创意与视觉传播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会展与城市形象研究四个方向中选择其一。

专业方向的选择并不会影响你的初试上线。假设今年要招初试前20名进入复试,复试线分数为65分。这前20名同学是按所有方向同学的混合排名计算的,即便你是某一方向的第一名,但是总排名在20名开外,依然无法进入复试。

你选择的专业方向会决定你的复试老师。也就是说,复试面试你的老师是你所选择方向的导师。如果是冲着老师来选择方向的,建议直接选择该老师带教的方向。

你选择的专业方向会基本决定你的导师。所谓导师双向选择制,学生只能选择该导师所在的专业方向,但不能选择具体的某一位导师。通过复试后,导师会在方向当中选学生。但是,如果某个方向人数超额了,则会被直接调剂去人数没招满的方向。

2.专业实力

上师大的传播学学硕和新闻传播专硕一脉相承本科的广告学,整体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在全国都能排到前十。如果本科就是学广告的同学一定会有一张强烈的感受:为什么每年学院奖和大广赛的各种一等奖都被上师大包场?我当年本科的时候就强烈地感受到被上师大广告学同仁们支配的恐惧,年年优秀奖告终。

广告学全国排名

如果大家在百度磁条单重搜索广告学,最先展示的三所大学分别是: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由此大家就可以感受到上师大广告传播的强势,而且上师大一共就只有四个“国家特色”学科,广告学是其中之一哦,想在广告方面有所增益的同学,来上师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专业培养方式

专业偏向:

学硕偏理论,专硕偏实践。但是,同学们千万不要把这边的“实践”理解为会有专门的PSPR课、拍摄课等等,这里“实践”指的是理论的实践,比如会让大家参加很多广告类的比赛,想学操作课的同学可以坐班车到奉贤校区蹭本科学生的操作课喔!

课程设置:

新闻与传播专硕融合了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课程教学,所以相比学硕皆为传播学老师授课,专硕的课程会有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老师同时来上,总学时更短但课时却更长,在上师大,学硕的同学研一每周会有6到7节课,而专硕的同学研一每周会有十几节课,有老师戏称“多付学费就要多上课才能值回票价”。

下面我给出了同期的课表,大家可以自行比照。上面是传播学学硕的,下面是新闻与传播专硕!

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同期课表

学位论文:其实学硕专硕论文最大的差异,我认为不在于一个偏理论学术创新,一个偏应用导向。而是在论文周期上,传播学学硕论文周期很长,研二上就要开题答辩,研三上预答辩,一个毕业论文要写两年。在字数上,学硕w字打底,专硕最低要求2w字即可。

4.专业调剂机制

这在我们学校极度重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考研成绩没有达到院校复试线但达到了国家线的同学可以进行调剂,考学硕的同学既可以调剂学硕也可以调剂专硕,但考研专硕的同学只能调剂专硕。

而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情况:考研新闻学的同学非常少,每年都会有十几个位置可供调剂,所以很多不达上师大传播学复试线的同学都可以调剂新闻学,但是考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同学即便达到国家线也无法进行调剂,只能调剂去中西部的其他二本院校,也就是相对来说,考学硕会多一重机会。

五、上海师范大学新传专业考试情况

1.英语

传播学学硕考英语一,新闻与传播考英语二。英语一和英语二试卷在题型设置上是完全相同的,都包括部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但具体的分值略有不同。区别主要体现在翻译和写作两部分,其中英语一翻译是10分,英语二是15分;英语一写作总共是0分,英语二是25分。详见下图。

英语一试卷结构英语二试卷结构

如果大家想要更好地感知考研英语的难度,那么可以四六级作为参考标准。

纵向来比较:英语一的难度大致在英语六级与专业英语四级之间。通俗点讲,英语6级过线,即在40~左右的同学,一般英语一是有能力考到60左右的分数。

英语二的难度大致介于英语四级和六级之间。按照经验来说,通常四级通过但六级未过,或者说英语四级在左右,英语二可以考到60左右;假如六级过线的同学英语二考70也是没有太大问题。虽然英语一和英语二有这些区别,但不要着急,因为英语一、英语二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考查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一的难度总体上是大于英二的,所以建议考研鹅们在准备英语二的时候,可以按照英语一的要求和真题去准备,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我们做好了英语一,把难的部分拿下了,那么,简单的英语二应付起来自然就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了。

2.报考信息

近五年上师大传播学/新闻与传播报录比

从报名人数上看,每年都是上涨的。但在20考研中,学硕报名人数缩减、专硕报名人数暴涨,这是受到了专硕首年招生人数低谷的影响,使得20年学硕的竞争力反而降低了。一个我亲身见到的案例是:20学硕考研通过初试但复试被刷的同学,21考研二战连初试都没过。所以“当所有人都发现机会的时候,也就不是机会了”。

从招收人数上看,分为理论招收和实际招收。理论招收人数是每年学校官方公示的数据,实际招收人数是扣除了保研人数、添加了每年特殊扩招人数之后的录取数据。学硕每年的实际报名人数是不变的,每年17人,其中有2个保研名额,所以实际上每年会有15个统招名额,如果保研没招满,统招人数有增加,最多17人。专硕近2年,每年都会大扩招,但是扩招的具体信息要到每年9月考试大纲出来才会知晓。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扩大的人数应该不会缩小,但是否会继续扩招是未知数。

从报录比上来看,传播学学硕的报录比会有起伏波动。主要原因是报名人数的波动,近4年平均报录比6.75%;新闻与传播专硕的第一年报录比不具有代表性,后面年的报录比每年都略有提升,主要原因是招收人数一直在扩招,近年平均报录比8.47%。考学硕的难度会略大于专硕。

从复试线看,传播学学硕的分数线更稳定,最高不过67,前四年平均录取分数64分;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录取分数波动较大,每年上下浮动十分左右。

总体来看,学硕由于招收人数常年不增长,报录比较低,报考人数的增加已经来到了临界值,预计2考研的人数还是会比较稳定;专硕的报名人数应该还是会呈现出低幅度的增长,因为总体报录比偏高(10:1的报录比在新传领域真的非常高了),而且每年都扩招,很多同学的心态是:明年上师大新传可能还会扩招,就算不扩招,相比其他学校的报录比也要友好很多,而且上师大的广告方向还如此强势。但要注意一点,上师大新传专硕在调剂时非常没有优势嗷。所有的选择都会是既有利也有弊,最后的选择大家一定要权衡好利弊。

.专业课

这边先不跟大家探讨专业课的复习问题,因为后面的文章会讲到,先对新传专业课中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gtysmzz/11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