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地理属于科学的分支,在多数国际学校G6年级之前,都是作为整体的“科学”来学习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兴趣,了解基础的知识,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好铺垫。
为什么说小学G4、5年级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期呢?之前我们也介绍过,国际学校的科学课程都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也就是同样的话题和知识板块,由浅入深的慢慢递进,是一个知识启蒙、巩固、提升的阶段。
国际学校小学没有单纯的地理课
有些国际学校从G2、G3年级就开始接触“地理”了,但其实是统一在一门叫“科学”的课程之下。这时候正是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他们会开始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并学会“观察”。
比如生活中会看到一些自然现象:夏天为什么会这么热?为什么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些小问题让孩子开始思考气候变化、环境与生物的问题,提升科学兴趣。
到了G4、G5年级,科学的内容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可能会开始接触一些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例如简单的电路结构、光的传播特性等。这些内容都会在之后的初、高中会有更深入的学习,但因为知识铺得早,后面学起来会更轻松。
总结来说,国际学校的科学课面铺得开,结构呈螺旋式上升,小学开始就接触科学,到初中再开始分地理、化学、生物等具体项目。
有些比较超前的国际体系的如Basis课程,在G6年级就开始科学分科了,所以对于孩子来说,G4、G5年级正是巩固科学基础、提前预习的好时机。
G4、G5年级:知识衔接的关键期
G4、G5年级正是小升初、以及科学分科的前期。无论是国际体系还是公立体系的孩子,在4、5年级的时候地理都会接触到地球气候、宇宙行星等话题,这和初中地理的“水循环”、“太阳系”等课程板块都能很好的对应和衔接。
例如这里是国际学校小学科学课上关于某个地区降水量和气温的探究,学生会观察这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表,讨论所在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征。
这里是初中课堂的水循环课程,讲述的是水蒸气的蒸发。那么在亚马逊丛林里,大多数时间气候都是炎热潮湿的,因此加剧了水循环的速度。通过这些特性可以推断出它处于赤道附近。
学而美K12地理课程这就是国际学校不同年级科学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如果孩子能提前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预习课程,未来就能更好过渡和衔接。
尤其是对于公立转国际的学生,本身英语就很扎实,一些孩子从小就会参加国外的夏令营活动,也可以在小学阶段拿下KET、PET这样的英文级别考试。那么这部分孩子如果在转国际学校之前,提前了解和熟悉这种全英文思维方式,学习上就能更上一层楼,达到最佳的效果。
*上下滑划动查看学而美K12国际课程地理大纲
国际学校的地理定理和知识点众多,很多要点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了解和背诵,学好地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熟悉地理方面的专业英文词汇;
2、了解整个课程大纲,能针对性调节深入学习自己的薄弱板块;
3、做好重要知识要点和定义的笔记,将易混淆概念列好对比表格,整理经典例题,总结不同的解题思路;
4、课后多浏览地理方面的科学杂志和电视节目,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多动手做实验和实地考察。
学而美在国际教育上有多年经验,若您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