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三角的复活银匠村重新捧起银饭碗

专治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6月10日,控拜村银匠龙太阳在自家工作间里焊接银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荒摄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刘荒、完颜文豪、罗羽)7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银三角”的复活:银匠村重新捧起“银饭碗”》的报道。

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东北,有3个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控拜村、麻料村和乌高村,当地苗家人多以银饰加工为生,世代相袭。由于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呈三角之势,被人形象地称为“银三角”。

虽说这里的银匠技艺高超,却很难走出封闭而遥远的大山。捧着“银饭碗”过穷日子,似乎成了这些手艺人的宿命。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银三角”终于通电通车,古老的苗寨开始拥抱现代文明,传统手艺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机制银饰进入人们视野,外出打工成为潮流。银匠们纷纷丢下手艺外出闯荡,银匠村一度都变成“空心村”。

如今,“银三角”正在历史的变迁中觉醒。文化旅游开发为民族特色和自然生态赋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银三角”。一些重拾手艺的银匠们,带着痛楚、思索和希望重回村寨,使这门古老的手艺谋变求新,重获生机。

银匠们失落、出走、奋斗、回归的创业故事,真实生动,再现了这些古老苗寨的改变与冲突,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小标题)大山里拍抖音的网红银匠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肤色黝黑、身材健壮的潘仕学,蓄着刘欢式的长发,身穿一件黑色粗布衫,不时露出实诚的笑容。只见他左手握着一根银钉,右手拿着一把小锤,敲敲打打中做出一对手镯。

“这对《大话西游》主题的情侣手镯,形似至尊宝所戴紧箍咒,是李先生为新婚妻子准备的礼物。因为创业繁忙,他没有办法经常陪在妻子身边,向我定制了这对寓意一生所爱的手镯。”短视频中,37岁的银匠潘仕学讲述着银饰背后的故事。

他从去年5月开始拍抖音做直播,不仅积攒了9万多粉丝,还收获了28万多元订单,从大山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手艺人,变成一个会说故事的网红银匠。

早在年,淘宝店铺最火的年代,在湘黔交界景区开银饰店的潘仕学,决定开网店卖银饰。由于自己不太懂,身边也没人会,他花了一年时间才把淘宝店开起来。

也是这一年,他将景区门店交给妹妹打理,陪怀孕的妻子回到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专注银饰加工和淘宝生意。电商运营业绩虽有增长,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有一次,有位客户在他的淘宝店购买一只手镯,还问他是否开团。

“我不懂团购,被他给问懵了,还反问他团购是不是需要装修店铺呢!”潘仕学笑着回忆道。

没想到,这个客户把银饰图片放到论坛去晒,很多粉丝惊呼“种草、拔草”了,我就给他们团购价优惠,店铺销售一下火了——订单从中午接到第二天,有多单,“当时开心坏了”。

后来,淘宝上的一位北京客户,专程飞到凯里找他谈合作。连同此前在QQ群认识的一位成都客户,仅为这两个大客户代工的销售额,一年就达到25万元。

如果没有站上电商的风口,潘仕学可能还在景区死守着门店。“线上销售稳定了,我才能回村里发展,不然回来也待不住。”如今,已是麻料银匠协会会长的他坦言。

控拜村的银匠龙太阳也玩抖音,视频画面里,妻子手握一把喷火枪,专注地焊接银饰;5岁的小女儿拿着小锤子,有模有样地敲敲打打。但相比之下,他的订单更多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gtybxzz/1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