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泌尿外科苏瑞/作者,高佳华/编辑
抽空回趟老家,二婶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正值吃春笋的时节,二婶的拿手菜“春笋烤肉”,烧的是鲜嫩可口、肥而不腻。“好吃,真好吃!”我连声称赞。“好吃就多吃点,回家的时候我再给你挖点春笋带回去。”二婶笑呵呵地说,“对了,听说你是泌尿科的,正好给咱‘肉肉’看看。他的‘小鸡鸡’看起来有点小,上次体检的医生说是什么包皮过长,建议割一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肉肉’,快过来!”
“肉肉”是二婶的孙子,今年3岁,人如其名,长得胖嘟嘟的。我褪下他的裤子,发现他的“小鸡鸡”外观确实很小,只冒出一个“小尖尖”,我用手把“鸡鸡”的皮肤向内挤压,“鸡鸡”才会露出来,但是一松手,就又缩回去了。我皱了皱眉头:“二婶,这是‘隐匿性阴茎’,可不能随便割包皮啊!”“啥?你说的是啥毛病,严重吗?”
和工作中碰到的大多数家长一样,听到“隐匿性阴茎”这个名词,二婶的脸上写满了茫然。确实,“包皮过长”这个词汇在广播、电视、电线杆广告的轮番轰炸中已被大众熟知,然而“隐匿性阴茎”这个名词却仍然隐藏在医学的象牙塔里。也难怪,别说普通大众,就连泌尿专科医生都会傻傻分不清楚呢!在临床上,“隐匿性阴茎”和“包皮过长”的症状极易混淆,然而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上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因此,分清这两个疾病,对于医生来说责任重大。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龟头甚至尿道口,勃起时包皮仍包着龟头不能露出,但用手上翻时能露出龟头。其最直接的危害是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和病毒,引发尿路感染甚至病毒传播。一部分包皮过长的儿童在青春期时会自行好转。因此对于包皮过长的患儿,如果没有反复炎症的发生,不一定非要手术,只要注意卫生,经常清洗包皮分泌物即可;如果反复发生包皮龟头炎,则最好在控制急性炎症后,进行包皮环切,将多余的包皮割掉。
隐匿性阴茎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患儿阴茎外形较小,龟头不外露,外观呈圆锥形、鸟嘴样,咋一看很像包皮过长。但其实,隐匿性阴茎的包皮皮肤不是过长,而是过短,其阴茎也不是真的短小,而是因为埋藏在皮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
阴茎肉膜发育异常,原本疏松富有弹性的肉膜变成没有弹性的、厚的纤维筋膜,限制了阴茎的伸缩,使阴茎固定于耻骨联合的下方,通俗地讲,阴茎就像被套了一张无形的网,整个“小鸡鸡”被束缚住了;
阴茎皮肤与阴茎体之间缺少正常的固定结构或附着不良,互相分离,包皮空虚,就像没有支撑的帐篷,撑不起来;
肥胖导致耻骨前脂肪过多,从而掩埋了阴茎体,前两个原因与肥胖没有绝对关系,但肥胖会使情形更加严重。
有隐匿性阴茎问题的儿童如未及时纠正,会引起阴茎发育不良,影响成年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小鸡鸡”与其它小伙伴不同,心理上可能产生自卑感。
看到二婶疑惑的表情,再看看桌上的春笋,我灵机一动,解释道:“二婶,‘包皮过长’的‘鸡鸡’就像已经破土而出的春笋,长度外观没有异样,只是笋壳太多,把里面的肉包住了,就如包皮把‘鸡鸡’包住了一样,我们医生只需把多余的‘壳’剥掉就行。
但‘隐匿性阴茎’就不一样了,它像藏在地底下的春笋,只露出一个‘尖尖’,但其实不是真的短小,大部分宝贝在泥土下面,如果及时想办法把它从地里挖出来,那么还是一株正常的笋,这时我们医生要做的就相对要复杂些,不仅要把宝贝从地里拉出来,还要将它固定住,把缺的‘壳’给补上。”
“那怎样才能把宝贝从地里挖出来呢,会不会像笋一样自己冒出来呢?”二婶关切地问。“先给‘肉肉’减减肥吧,孩子瘦了,可能会好转,但如果体重减轻后还是老样子,恐怕自己是冒不出来了,那就得手术治疗。”我回答道。
“隐匿性阴茎”能不能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呢?这就涉及到了它的治疗。首先明确的一点是,“隐匿性阴茎”千万不能割包皮,割了会让本就不够的阴茎皮肤更加缺失。其次,若由单纯的肥胖引起,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局部手法复位等进行恢复,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减轻,情况会逐渐好转。而若是存在严重畸形,则需要手术矫正,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常需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
其实,鉴别和诊治“隐匿性阴茎”都是泌尿专科医生的事,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做到什么呢?首先,要知道有这个疾病,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早期发现异常。其次,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怎样手术,家长医院泌尿专科医生的指导,切忌放任不管或者去地下诊所就医。最后,还要重视患儿的心理发育,发现问题及早疏导。
隐匿性阴茎与包皮过长,您分清楚了吗?
推荐阅读:
放下手中的烟,过来人的8条戒烟成功经验
癌症谣言,你“中枪”了吗?
0-6岁宝宝眼睛发展全过程,一定要收藏哦!
养生看这篇就够了
宁波市医学会科普分会:最专业的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