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地理过程等。面对不同内容需要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于比较简单的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利用学生身边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对于复杂的陈述性知识教师先通过实际现象或者视频、图片等引入,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然后运用活动探究和创设情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利用随堂练习和课后调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陈述性知识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采用以下方法。

借助实例,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高中人文地理所包含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面对学习到的很多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都并不陌生。同时陈述型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并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实例选择典型地区帮助学生学习,以某个地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必然会加强学生对该地区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区域认知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例如在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部分内容时,先假设学校为一个城市,引导学生将学校内部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以及运动区等,让他们初步了解内部结构的含义。接着以北京市为例,展示北京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图,详细讲解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要求学生找出其他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生态区等。用北京市作为典例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对北京位置特征、功能分区等方面的了解。老师经常利用实例讲解逐渐增强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以问导学,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对于比较复杂的陈述型地理知识,教师经常需要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通过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最后达到记忆的效果。但课堂提问并不是老师一味的问学生一味的答,或是流水式的提问导致“满堂问”,或是粗放式提问,这些提问方式都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类知识老师在备课时要详细研究教材,收集不同资料,深入了解学生,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使其更科学合理。老师利用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去认识并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他们综合思维能力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城镇化”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歌曲《春天里的故事》的片段,并提问歌词里“神话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入所学内容。然后提问什么是城镇化,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接着运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目的变化,主城区面积的变化以及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提问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看到城镇化,最后提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变化的。以问题贯穿对城镇化的学习,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问题答案、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寻求家校合作,培养地理实践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等教育理念都要求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生学习的场所不仅仅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高中地理所涉及的调查很多,多以课外活动的要求呈现出来,但这种形式考验学生的自觉性,教学效果比较差。因此针对陈述型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机制,在老师引导、家长监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人口分布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中国人口分布的资料,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实地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人口分布特征,并简单画出分布图。在调查和绘图的过程中家长一方面需要协助孩子,另一方面需要监督孩子认真完成,防止孩子在网上随便下载数据和图片应付任务。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和亲手绘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得到提升。

强化生活联系,培养人地协调观

陈述型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地理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多利用学生身边实际案例,从学生所熟悉的地理事物和区域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之后再推广到其他身边事物,以少见多。在强化生活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发现身边合理的地理现象,也会发现不合理的地理现象,面对不同的地理现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它们以及如何对待它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树立。

例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逐一详细介绍这些存在的地理现象。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三类。最后要求学生探讨原因,从身边现象引入,分析地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渐树立并践行人地协调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mjgtyzz/1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