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文明古国”到现代的“一超多强”格局;从古时“万国来朝”到当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历史沧桑巨变,天翻地覆。但中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在历史的河流中巍然不动。这一切,都与中国独有的地理优势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的四大地理优势,你会发现,我们先辈们的卓越远见,为我们选择了全球最优越的地块。
一、纬度的优势:文明的摇篮与危机感
从地理纬度上看,中国位居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或许有人会问,全球不同纬度都诞生了璀璨文明,中国文明有何独到之处?让我们慢慢分析。
生产力是推动文明前进的关键。因此,在地理环境恶劣的高纬度地区,往往难以成为文明的摇篮。这些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以俄罗斯为例,虽然国土辽阔,但其主要的经济和文化活动集中在气候较温和的欧洲部分。
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中,大部分地区因严寒而不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密集居住。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欧洲区域气候温和、资源丰富,自然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些地理和气候特点,深刻塑造了俄罗斯的发展模式和战略重心。
“城易建而难守”亦是事实,处于低纬度的国家在文明初创时有先天优势,但在与高纬度地区的对峙中往往处于劣势。
低纬度地区降雨充沛,自然资源丰富,使得当地居民能较易稳定生活。但此类环境有时也会使得低纬度地区的居民满足于现状,缺乏持续进取的动力。
因此,虽然南方文明在政治、文化方面可能取得较大成就,但在军事力量上却远不如那些习惯于严苛环境挑战的高纬度民族。历史上的南宋以及现代的半岛局势便是如此。
由此看来,中国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既没有高纬度地区的恶劣环境,也不满足于低纬度的物产丰饶。
这使得中国人民既能在两河流域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能居安思危,封狼居胥,守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二、地域与人文特色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端,东临太平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不仅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特征,也对中国人民勤劳、务实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季风的主要特征是雨热同季和降雨不稳定。毫无疑问,这是一柄“双刃剑”,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国具有季风气候的双重特征,对我国农业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季风带来同期较高的温度和充沛的降水,有利于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生长,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另一方面,由于季风降雨的不稳定,使得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农户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