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高一年级地理研学之

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205/4769864.html

研学活动

白龙潭公园研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年11月初,经学校精心安排和策划,云南长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几位地理老师带领下,满怀期待、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他们入高中以来第一次野外实践活动——昆明市呈贡区白龙潭公园研学旅行。

本次实践活动围绕热力环流(湖陆风)、白龙潭水库水循环和植被类型识别三个主题展开,流程主要包括:一是戈素云老师对本次研学活动做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二是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分别由几位老师带领进行实地观察学习。最后是各个小组代表对选定的主题进行现场汇报,并由生生互评和师生评价进行评价总结和经验交流。

研学之旅开启

研习的路上,烈日也无法消磨同学们对本次活动高涨的热情,中午一点半左右大家徒步到达白龙潭公园后,首先由戈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安全、举止文明、活动目的、活动主题、内容安排、小组分配、野外观察方法、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

接下来,戈老师又给同学们结合考察前的准备,做了白龙潭水库库区的水文、地形、植被及周边地区随着昆明高铁南站的建设和开通,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该区域环境的演变等相关知识的铺垫。在室外课堂中,迎着午后凉爽的湖风,同学们在树荫下席地而坐,个个精神饱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接下来的第二项活动是实地考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同学们分组跟随不同的老师,按照研学活动报告上面的要求开启了本次研学之旅。孩子们七嘴八舌,群策群力,利用手机,手表定位,通过形色app识别植物,触摸观察植物叶片、根系、年轮等植被特征,探讨植被类型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通过环湖感受湖不同方位的风向,风力大小,触摸水温和地温,绘制库区周围的湖陆风示意图。查阅白龙潭水库所属水系,绘制流域水系图,判断其水循环类型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环湖研学完毕,他们分组通过讨论交流,确立汇报主题及内容。

最后,就是研学成果汇报。小组同心协力,采用主讲人主讲,成员补充的方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汇报中彩纷呈,赞叹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也让老师们发现了课堂上看不到的同学们精彩的一面,他们有的能言善辩,有的观察敏锐,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这里充分提现。其中和松源小组的汇报,最为深刻,他们把白龙潭水库东西南北各个方位的风做了对比,发现,在植被相对茂密的水库东北侧,风很小,几乎感觉不到,但是在昆明南站和建筑物稠密的水库南侧,湖风很大,明显感觉很凉爽,东西两侧也不明显,而且通过湖面波浪也能非常明显看出来。最后通过对比水库的形状南北狭长,北部林地多,水域面积大,南部建筑物多,硬化地面多,确定南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而得出了结论。

实践出真知。研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沉浸在鲜活的、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需要认真体会,细心观察,努力思考,充分综合论证,才可能解释问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更丰富了教材理论,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下午的地理研习虽然不长,但是同学们也都各有所获。“古人观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想要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突破,必先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地理本就来源于自然环境,从自然中来再到自然中去,才能深度思考,才终有所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gtysmzz/10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