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防安全
1、如何预防火灾?
①:及时拔除充电头。在给手机、电脑等充电完毕后,及时从插板上拔下充电头。
②:勿私拉电线上床。莫要贪图一时充电方便,将隐患带上自己床铺。
③清理宿舍杂物。宿舍堆积的杂物、纸箱,不仅仅是易燃物品,更是逃生路上的阻碍,务必要定时清理。
④不在宿舍抽烟。抽烟不仅有害健康,还是引起火灾的重要隐患。
⑤积极参与学校和园区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切实掌握消防求生本领。
2、遇到火灾怎么办?
①熟悉环境,临危不乱。要对宿舍楼的结构及逃生路径了然于胸,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②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不要盲目地服从人流、乱冲乱撞。
③不入险地,不贪财物。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把时间浪费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
④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而且金属首饰会吸收火场热量,烫伤皮肤,逃生过程中一定不要携带。
⑤简易防护,掩鼻匍匐。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时,可以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
⑥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火情发生时,不管所在楼层多高、走楼梯多累,都要走安全通道,万万不可乘坐电梯。
⑦避难场所,固守待援。若房门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需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并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
⑧传送信号,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发出求救信号。
⑨火已及身,切勿惊跑。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3,常见误区
①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宿舍楼失火可能导致电梯断电,甚至形成“烟囱”效应,一旦被困后果不堪设想。
②盲目朝楼下逃生。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烧,均想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殊不知,底层也许已经是一片火海。此时需寻找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可盲目冲下楼。
③跳楼逃生。火灾面前,一些人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冒险跳楼、跳窗等,危险性极大。一般救生气垫救援高度极限是15-20米,六层以上一定不要盲目跳气垫逃生。
④朝光亮之处逃生。危险中,一些人习惯朝着有光亮的方向逃生,但火场中电源多半被切断或跳闸,光亮之处往往是“火魔”释放地点。
⑤随意开门。火灾发生时,随意开门可能导致火势蔓延或者浓烟进入屋内。可以先摸摸门的温度,判断火势大小,如果已经烧到门外,千万不可随意开门。
二,疫情防控
①出门随身备口罩,公共场所及时戴。继续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及时佩戴口罩。
②持续保证手卫生,七步洗手随时有。自室外返回、咳嗽或打喷嚏手捂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烹饪或准备食物前等,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把勤洗手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既能阻拦新冠病毒,也能预防其他传染病。
③防护最佳是疫苗,能种应该尽快种。接种新冠疫苗、逐渐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是对抗新冠病毒的最好方式。没有接种禁忌证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群都推荐接种新冠疫苗,这样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④疫情信息常了解,正确应对很重要。注意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放松不懈怠,做好个人防护!
三,假期安全
1、留校需注意
①外出锁好门窗。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要在宿舍或身上存放大量现金或随意乱放贵重物品。
②防患于未“燃”。注意用电安全,离开宿舍及时断电,电脑电器勿上床,不在宿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在宿舍吸烟、做饭。一有火情,及时报警。
③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留宿外来人员,不把床位出租给他人,不存储易燃易爆物品,不饲养宠物。
④重视日常生活安全。保持宿舍环境整洁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预防疾病。勤于锻炼,保证营养,切忌暴饮暴食,注重饮食卫生。
⑤健康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安排时间;谨防网络诈骗、遵守网络道德;保护好财产安全,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对不熟悉的网络游戏、直播、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