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专栏与其早开设中医,不如多上点

与其早开设“中医”,不如多上点“物理”

这两天有两则消息都和教育有关,一则是浙江小学开设中医课,一则是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出现“弃物理”现象,看后感觉非常无语,课程改革不断进行,但是那些该改,那些不该,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慎思慎为啊,个人认为,与其那么早开就设“中医”课,还不如多上点“物理”,或者小学开设点物理趣味、基础课程,肯定更有好处吧。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从网上看到的消息“这个学期,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要开始学中医课。11日,钱报记者从省科学技术出版社获悉,60万册教材正加急刊印,出炉的首批10万册已在路上,不久将出现在课堂上。”

这一全国“首创”,引发了热议。网上甚至出现了“中医粉”和“西医粉”的论战。

赞成的人认为,中医是千年国粹,能鼓励孩子们养成“顺应四时”的作息习惯、多做运动,是件好事。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中医晦涩难懂,大人都搞不明白,小学生哪里能懂。与之相比,急救、安全等教育才是更急需的课程。

近年来,随着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盛行,中医也是风生水起,作为不是专业研究中医的人,我们没有权力说中医到底是好是坏,但,对于中医进课堂,特别是进小学课堂,就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了,而是教育问题,关于此,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两个问题,只有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评论小学生是否应该开设中医课。

其一,小学生开中医课,教什么内容?

即使是特别推崇中医的人,也必须承认,中医有一个特点就是“晦涩难懂”,当然说好听点是“博大精深”,诸如“阴阳五行、肝肾阴虚,滋肾水以养肝木,经络、精、气、湿、寒”等等,这些东西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又有几个真正懂的?更不要说涉及到针灸这样的非一般人能掌握的技巧,孩子能学吗?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中医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用现代科学视角和逻辑去分析和传承的努力,为什么鲁迅、孙中山、梁启超、严复、陈独秀都那么激烈的反对中医,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医喜欢用玄幻的、神秘化的东西去包装自己,钱学森曾经说过,用现代科学语言去阐述、解释、研究推广中医,才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步骤。

所以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小学生读那些《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绝对是做无用功。

其二:小学生开中医课,由谁来教?

可以确定的是,现在师范院校,没有哪个学校开设有医学专业,也就是浙江省如果开设中医课,那师资怎么解决?

中医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也有一些江湖术士引发了一些问题,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开设了大量的“中医小门诊”,有的甚至开在了居民区、住宅楼,没有任何行医执照,大多挂的是“祖传中医世家”,这些中间有真正的民间医生,但滥竽充数者也大量存在,所以才有很多伪中医大行其道,危害社会。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想象,那些经过短期培训的“中医老师”,自己对中医都是一知半解,如果正确教授孩子?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

据媒体报道,被称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物理选考人数骤减。

物理学科是现代科学的基础,能学好物理就是“高智商”的代表,为何转眼间就被“嫌弃”至此呢?归根结底还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也就是“分数至上”。

原因很简单,新高考的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这就意味着卷面分不是最终成绩,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于是学生和家长一合计,物理更不能选了。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十分忧虑,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进展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者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引领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高校招生政策,优秀的综合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必须设置升学科目要求,即保障相关学科高考分数必须含有物理分数,这样,才能真正让“弃物理”现象真正解决。

所以,与其早开设“中医”,不如多上点“物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gtybxzz/11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