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引发阴道炎,隔绝感染源是根本
一位愁容满面的妇女,跨进了燕郊国医堂妇科诊室,诉说自己难言的烦恼:阴部瘙痒难忍,听人说那是阴道滴虫在作祟,就到大药房买些灭滴灵药片,又口服又在阴道里放药,可治疗了半个多月。仍然不见好转,现在已经影晌到工作和休息。
赵玉莲主任问:“有不正常的白带吗?”“有白带,白带中似乎还带脓。有很浓的腥臭味,有时还从阴道里流出过一些豆腐渣样的东西!”
赵主任让妇女躺到诊疗台上,为她做阴道检查、发现患者阴道粘膜充血水肿,有白色膜状片块样东西粘附在阴道壁上,用棉签擦下附着物后,可以清晰地看到阴道壁上的浅表溃疡面,这些都是阴道霉菌感染的特征性症状。
“不是阴道滴虫病,而是霉菌性阴道炎!”赵主任告诉妇女。
“什么,我阴道里面发霉了吗?”她吓得尖叫起来。
“不是这么回事。”瞧妇女一脸紧张神情,赵主任赶紧安慰她。用棉签取点阴道分泌物作标本送去化验,果然检到了白色念珠菌和芽孢。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球拟酵母菌、其它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在美国,患病人数占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第二位。本病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妇女患者其配偶或性伴的5%-20%可出现念珠菌性龟头炎。亦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巾等间接传染。
约10%~20%的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念珠菌,但并不引起症状。当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多,生殖道抵抗力降低,阴道菌群失调时,念珠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炎症,出现各种症状。所以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和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和外阴瘙痒,白带初时是水样的。病情加重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可出现脓样白带,有时流出奶块样的东西。患者的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往往先从小阴唇内侧开始,然后蔓延至外阴部,有的患者觉得奇痒无比,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烦恼。
仔细检查,未发现妇女其它疾患,赵主任就给她开了一小包制霉菌素和两支达克宁霜剂,让她每晚清洗阴部后,将制霉菌素栓放入阴道深处,另用达克宁软膏涂擦外阴皮肤。
两个多月这位妇女再次来到国医堂门诊。她说用药治疗了十多天后,阴部瘙痒和脓状白带都没有了,但是好景不长,只过了个把月,旧病复发。
详细询问了妇女的病史,赵玉莲主任终于找到了病根所在。原来妇女患有顽固的足癣,足癣的致病菌主要是红色癣菌、白色念珠菌和絮状癣菌等。她虽然治疗过几次,但没有痊愈,性急的她就失去了继续治疗的耐心,觉得反正也没多大问题,就未当回事。但她有个坏毛病,每当脚痒发作就抱病脚猛抓,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直到抓得黄水直流为止,然后再用热水猛烫一阵,以求得一时痛快舒服。其实这样做不仅容易引起局部化脓、淋巴结炎、下肢丹毒等继发感染,而搔抓掉下的,以及指甲缝内的皮屑、污垢,就成为传播霉菌的“火种”,到处“种植”。引起手癣、股癣、甲癣、阴癣等,用抠脚之手,或被真菌污染的毛巾去洗擦阴部,接触未消毒的脚盆、浴盆、马桶,真菌和孢子就在阴部“安营扎寨”了,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有了“适宜发展”的土壤,霉菌就会揭竿而起,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白带增多,外阴瘙痒。足癣与霉菌性阴道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名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有91%的患者或家人患有手足癣。
防治霉菌性阴道炎,更需要标本兼治,消除诱因,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等,停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等。患上阴道炎同时又有脚癣的患者,二者应同时治疗,只治疗阴道炎不治脚癣,还会出现反复感染。为了避免再次感染霉菌,应做好个人卫生,冲澡最好用淋浴、经常保护外阴清洁干燥,用盆要分开,切忌用脚盆盛水洗下身。患者被褥、毛巾、内裤要常用开水煮烫消毒或挂阳光下照晒。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者,除本人做详细检查外,还应对男方作尿液或前列腺液检查,是否也有霉菌感染。霉菌喜酸怕碱,因此治疗时可先用碱性溶液2%碳酸氢钠冲洗阴道,擦干后再在阴部皮肤涂上达克宁、伊曲康唑之类的软膏,然后在阴道深处放入制霉菌栓一枚,每天一次,持续7至15天即可治愈。男女双方同时治疗,治疗期应避免性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