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地理 >> 地理前景 >> 高考地理视角湿地

高考地理视角湿地

一、湿地概念

《湿地公约》指出,湿地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一般包括沼泽、泥炭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二、湿地功能

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①调蓄洪水及水量,防洪防旱;

②提供水源;丰富地下水;

③降解污水(生态系系自我调节);

④碳积累(碳库),参与碳循环;

⑤调节气候,增大云量和降水量,减小气温日较差;

⑥释放氧气、涵养水源、减少土壤侵蚀、美化环境、是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⑦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景观旅游、教育科研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

韩江流域

三、湿地的成因例析

1、三江平原湿地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河流较多,植被茂密;

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2、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

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

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

①属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

②河湖密布,地表水丰富;

③地势低平,洪水多发,排水不畅;

④土质黏重,土壤中水分积聚多。

四、湿地减少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②人为原因

A人口剧增,过度开发,土壤侵蚀;

B环境污染;生态系系破坏;

④围湖(海)造田、工程建设;

④工农业大量用水,补给湿地水量减少;

⑤河流截流改向;

⑥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五、湿地的破坏后果

①会导致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②土地荒漠化;

3河湖干涸,破坏水循环系统,缺水严重,地下水位升高;水旱灾害多;

④水质恶化,生态失调;生物物种减少。

六、保护湿地的措施

①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②加强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③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退耕还湖、还泽、还湿,合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

⑤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⑥提高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例题分析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 南瓮河(见下图)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地处多年冻土带,2m以下是永冻层。河谷中分布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6分)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4分)

(3)分析南瓮河湿地的森林向沼泽化演变的原因。(6分)

(4)有人提出排水疏干,控制沼泽自然演替,人工促进林木自然更新。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地处多年冻土带,2m以下是永冻层,河流难以下蚀,侧蚀强烈,河谷宽阔平坦;河网密布,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容易泛滥;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水分大多滞留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沼泽。

(2)重度火烧迹地缺少林木遮阴,太阳辐射增强,蒸发加剧,融雪时间提早,融雪期缩短;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加深,土壤蓄渗能力加大,积雪融水下渗增强。因此5月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3)难以恢复为林地,树木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深,蓄水能力增强,土壤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后演化成沼泽。

(4)赞成:沼泽地过湿,林木生长的环境恶化,森林退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森林自然生长和更新,维持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稳定;保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避免物种灭绝;林木恢复有利于冻土的保存,保证嫩江水源。

不赞成:减少人为干扰,减少对沼泽的生态破坏,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寒温带植物更新缓慢,森林难以恢复;短期内可能造成冻土活动层加深,冻土退化,地表水下渗,嫩江补给减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dcgtyzz/11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