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城地理牛师长沙聚会,引发万人网络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岳霞通讯员刘昌荣)“从苗族老乡处获得了缺少一种秘方的湘西泡菜制作秘籍,猜猜秘方是淘米水还是食用油?”“为什么长沙市今年暑假要取消初中生军训活动呢?”“买一件纯棉T恤、吃一公斤猪肉、开空调一小时耗电一度、开车耗油一升,碳排放量最多的是哪一项?”……今日,全国八城地理教研活动在长沙“第七次握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全国高峰论坛暨第七届长江流域八城地理教研协作体年会在长沙举行。老师们用精彩的课堂呈现,展示了“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的魅力。

  目前成都、重庆、贵阳、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南京等长江流域八城地理教研协作体教育教学教研交流常态化,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长沙市实验中学,八城通过教研网在线参会,全国两万余名中学教师及校长参加本次交流研讨会。

  “五有四化”即“有趣、有用、有理、有魂、有效”,“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在会上,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刘玉岳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提出背景、基本内涵、教学策略、实践成果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成果。该研究成果已在长沙市推广应用,并辐射至全国20多个省份。年6月,“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研究成果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即学习与我们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现象与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高中会场由长沙市实验中学廖桑永老师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罗梓维老师采用同课异构执教《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初中会场由贵阳市第六中学薛佳佳老师执教《贵州少数民族民居与地理环境》、长沙市雅境中学侯毅玲老师执教《湘西食俗与地理环境》两节跨学科主题式教学。

  四节课基于大概念与大主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五有”教学理念,即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内驱,使课堂教学有趣。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生活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融合地理课堂实践,使课堂教学有用。

  “引领、创新、融合、共享”,高峰论坛环节,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韦志榕,国家中学地理教材主编朱翔,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段玉山等四位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就高中课程课堂变革、新高考评价、初高中新课标核心素养衔接作主题报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gallery.net/dcgtyzz/10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